参赛流程

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为截至2023年12月仍在读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分为高职组、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比赛以赛队为单位报名,每所院校各组别限报名5支队伍

       2、高职组、本科组、研究生组每支赛队由不超过3名学生组成,指定队长1名。

       3、高职组、本科组、研究生组每支赛队可有不超过3名本校老师为赛队指导老师。

       4、指导教师可以同时指导多支参赛队,学生不得重复报名。指导老师负责赛前指导,不参与现场正式竞赛环节。

       5、各院校可自行组织校内选拔和报名,或由院系师生自行组织报名;参赛者专业不限,鼓励校内跨学科组队,但不得跨校组队。

比赛内容

  • 本科生组

           赛项一、工业网络组网与网络安全

           通过工业路由器、交换机、虚拟网络、链路冗余等设备与技术,设计并建立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工业网络,并通过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权限控制等技术,保护生产网络、办公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免遭意外或未经授权的修改、破坏或泄露,并满足紧急数据处理需求。

           赛项二、生产系统集成与调试

          综合应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机器视觉、软件开发、数据库等技术,通过编程、调试、系统集成,实现智能车间/工厂的生产运行、监控及管理。

           赛项三、数字孪生与仿真

          用数字化方法设计智能工厂及智能产线,通过建立产线的3D数字双胞胎,进行产线的虚拟调试、仿真与验证,并实现虚实联动。

           赛项四、生产系统分析与优化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通过图像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算法等,实现机器视觉质量检测、设备故障预测等分析与优化。

    • 高职组

           赛项一、工业网络组网与网络安全

          通过工业路由器、交换机、虚拟网络、链路冗余等设备与技术建立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工业网络,并通过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权限控制等技术,保护生产网络、办公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免遭意外或未经授权的修改、破坏或泄露,并满足数据安全管理需求。

           赛项二、数字孪生与仿真

          通过三维仿真平台导入真实设备的三维模型,根据任务要求配置系统参数,建立数字孪生,实现虚拟环境下设备的仿真和控制。

           赛项三、生产系统集成与调试

          综合应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机器视觉、软件开发、数据库等技术,通过编程、调试、系统集成,实现智能车间/工厂的生产运行、监控及管理。

    • 研究生组

          比赛将采用开放式命题,线上提交作品,线下答辩。赛题从企业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具有引领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深度应用,体现创新性。赛题由专家委员会从“高级计划与排产”、“设备预测性维护”、“机器视觉缺陷检测”、“数字化工厂仿真”等方向中统一指定一项作为比赛方向。参赛作品应当遵循相关设计、开发指南与规范要求。